使人和睦,作神儿子

讲员:陈立福 牧师

经文:太5:9

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登山宝训中“八福”之第七福:“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。”(太5:9)《圣经》中提到神的儿子,从狭义讲是指耶稣基督(参罗1:3-4),从广义讲则是指我们每一个重生得救后的基督徒(参罗8:14-17)。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时称呼神为天父(参太6:9“所以,你们祷告要这样说:‘我们在天上的父……’”),体现了神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如同父与子的关系。但我们须要留意,《圣经》所强调的作神的儿子,不是仅仅在理论上、形式上作儿子,而是要求我们在生命的实际中活出与耶稣基督一样的品质。所以,在登山宝训中主耶稣强调:“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。”作为基督徒,我们若能在与人的关系中做和睦的工作,也就是因着我们的存在或我们的言行,人与人能彼此和睦,我们就被神称为祂的儿子。

在《论语·子路》中记载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意思是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睦,同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,不会盲目苟同,随波逐流;小人只求与别人一致,但实际上不讲原则,不讲大局,不会真正与他人保持和睦。所以我们常讲,在教会里之所以会发生矛盾争执,完全是生命问题,弟兄姐妹若都有基督的生命,行君子之所行,哪里还会有纷争呢?所以,我们要活出基督的生命,作神的儿子,真正与人和睦,且使人和睦。

一、慈悲宽容和睦相处

《马太福音》十八章21-22节记载,“那时彼得进前来,对耶稣说:‘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当饶恕他几次呢?到七次可以吗?’耶稣说:‘我对你说:不是到七次,乃是七十个七次。’”在彼得看来,饶恕弟兄七次已经是宽容的极限了,我们可能连七次都做不到,但主耶稣的要求是饶恕七十个七次,意思不是说只要饶恕四百九十次就够了,耶稣乃是以此指向完全的饶恕。这对人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,所以人与人和睦相处确实很难。但在人不能,在神凡事都能。(参太19:26)

在《马太福音》十八章22节之后的经文中,主耶稣说了一个比喻:王因有慈悲怜悯的心,宽容了欠一千万银子的仆人,但那个蒙赦免的仆人却不愿放过欠自己十两银子的同伴,结果惹王大怒,把他交给掌刑的,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。主说:“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。”(太18:35)常言道,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和问题,小到家庭,大到社会,其根源就在于上面那个比喻中与那恶仆一样的人格心理:同伴欠我十两银子,我要回来有什么错?不要回来我太吃亏了。所以人往往想通过手段讨回别人对自己的亏欠,结果是吃了更大的亏,就如比喻中的恶仆,不仅要还王一千万的银子,还要进大牢。这个比喻中的王,其实就是指上帝,祂对我们心存慈悲怜悯,宽容我们,饶恕我们。每想到此,我们还有什么不能饶恕人,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呢?愿我们都有像耶稣那样的慈悲宽容,总要心存感恩,与人和睦。

二、不是灭人乃要救人

《路加福音》九章51-56节记载,主耶稣和门徒往耶路撒冷去,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,先行的门徒不被这里的人接待,主的门徒雅各、约翰见了,就求主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,烧灭他们。主耶稣严厉地责备他们说:“你们的心如何,你们并不知道。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,是要救人的性命。”(见路9:55-56)求主降火灭人的两个门徒雅各和约翰,主耶稣最初选召他们的时候,就给他们起名为“半尼其”, 就是“雷之子”的意思(参可3:17),说明他们个性强烈,容易激动和冲动。

容易激动、冲动的人在什么地方都容易制造不和谐的氛围,与人产生矛盾,甚至纷争,他们容不得别人的一点过错和伤害,结果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在他看来都是天大的事。常言道,冲动是魔鬼。2023年1月11日,广州大学生翁庆元因生闷气开宝马车冲撞路人,犯下致6死 20余伤的恶性案件,于前天(2024年4月19日)被执行死刑。主耶稣在《约翰福音》八章44节指责犹太人想杀自己时说:“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……他从起初是杀人的……”雅各、约翰等人被撒玛利亚人拒绝,最多只是被骂而已,这点小事却让他们怒火中烧,要求主耶稣烧死那拒绝他们的人,这样的怒气要不得。

《雅各书》一章19-20节教导说:“我亲爱的弟兄们,这是你们所知道的。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,慢慢地说,慢慢地动怒,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。”对于人的话语,我们要听得完全,同时不要作过度的解读;讲话的时候三思而行,免得造成误解,产生矛盾;面对矛盾冲突,我们要冷静再三,切记鲁莽冲动。《以弗所书》四章26-27节也说:“生气却不要犯罪,不可含怒到日落,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。”歌曲《爱的奉献》唱到: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。我觉得可以改成:只要人人都少生一点气,世界将变成和谐的人间。被主耶稣严厉责备后,性急如雷的约翰转变为充满爱心的好使徒,他深刻地明白了主耶稣来是要叫人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丰盛(参约10:10),所以在他的写作中他多次强调要彼此相爱,合而为一的真理(见约13:34-35,17:20-26,约壹4:12)。只有彼此相爱,爱人如己,我们才能构建和谐社会,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。

三、消灭冤愁,宣扬和平

《以弗所书》二章14-18节,保罗阐明了人的和睦须完全倚靠主耶稣的恩典,是祂在十字架上消灭了冤仇,使人与人之间隔断的墙被拆毁。藉着十字架,两下的人(犹太人与外邦人)都与神和好,成为一体,就像同属一个身体的肢体之间绝不会互相冲突一样。

十字架正是耶稣牺牲自己祝福别人的标记。《以赛亚书》五三章5节这样预言主耶稣:“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,为我们的罪孽压伤。因祂受的刑罚,我们得平安;因祂受的鞭伤,我们得医治。”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担当了世人的罪,消灭了人与人之间的冤仇,促成了和平,并颁布“大使命”(见太24:19-20),要基督徒去传和平的福音。这和平的福音就是主耶稣在十字架所彰显的爱,也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。这与儒家所倡导的“和”有本质上的不同。

《论语·学而》中说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”意思是,要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和人与人的关系,就能达到“和”。“礼”泛指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。然而,事实证明典章、制度、道德规范根本无法让世界和平,无法使人和睦,所以人类历史上,国与国的战争不断。惟有信靠主耶稣才能真正改变,人有了基督的生命,有了基督的精神,纷争才能止息,战争的乌云才能消散,人类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和平。我们要真实地活出基督的爱,效法基督舍己为人的精神,那样我们的家庭一定会和睦,社会一定会和谐,世界一定会和平,人类全体必要因此蒙福。

感谢主,愿我们每一个神的儿女都遵循神的道,活出基督的样式,心怀慈悲怜悯,宽容大量,爱人如己,弘扬基督十架的精神,甘愿舍弃自己的利益,消除憎恨忧愁,营造家庭的和睦,构建社会的和谐,促进世界的和平。“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。”(太5:9)

使人和睦,作神儿子

扫一扫手机访问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