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伤的芦苇

张治忠牧师 

第42期(2001年6月17日)
 经文:赛42:1-4  

有一位弟兄年约四十,相貌英俊,事业有成,收入颇丰,并有一位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,许多人都很羡慕这一家人。有一天,他感到身体不适,经过医生确诊是肺癌,并已扩散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,这位弟兄昔日的风采不再,被病痛折磨得走起路来就象个步履蹒跚的老人。他的妻子也渐渐疏远他,向他提出离婚,并带走了可爱的女儿。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。不再上医院接受治疗,也不到教会来。在一个不眠之夜,他随手拿起放在床头的《圣经》,读到赛42:3-4时,突然醒悟过来,认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消极放弃,应当等候神的公理,相信总有一天会得到神的保守看顾。

"压伤的芦苇,他不折断",在基督教普及的属灵文化中,这是一个常见的题目,有很美的意境,也是一种非常贴心的安慰。如果我们明白了这段神的话语,就能够将下垂的手、发酸的腿抬起来,从新得力,更好地奔跑前面的道路,今天我们从四个角落来看这段经文。

一、 宣教士的角度

这段经文描写的是神的仆人怎样用慈悲怜悯管制列邦。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旧约学者大卫 逊指出,这是旧约中最具人性和温情的一段经文。当时第一代读者认为,以色列人是上帝拣选的仆人,而"不折断的芦苇"和"不吹灭的灯火"是指外邦人。神要这些已经信靠耶稣的以色列百姓,去珍惜他们,希望他们有一天会回转。今天有些基督徒,存在一种偏激的想法,认为不信的人(外邦人)很可恶而看不起他们。主耶稣为世人的罪舍命流血被钉十字架,?希望我们也能够象他一样去爱罪人,珍惜他们并将福音传给他们。今天我们信耶稣,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好,乃是神的爱临到我们身上。圣经告诉我们,神爱世人,愿意万人得救,不愿一人沉沦。耶稣基督来到世上建立教会,是要成就上帝救恩的计划。作为神的儿女、神的仆人,我们去传福音,不是因为我们有知识、有口才,而是圣灵在我们身上动工。当我们有困难时,回到神面前从新得力,面对今生。

二、 弥赛亚的角度

每个人的爱都有对象,我们不容易去爱罪人。因此我们要从耶稣基督身上学习怎样去爱人,那不是停留在口头、而是一种真正舍己的爱。我们体会到主爱的滋味,就应当去珍惜每个人的价值。上帝造人的心意是让每个人都回转。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,视那些被罪恶辖制、道德行为败坏、无法立足社会的人为压伤的芦苇,去医治他、去包扎他,重新挑旺一盏将残的灯。路7:36-50讲到耶稣在一个法利赛人家里作客时,一个有罪的妇人挨着?的脚哭,又用自己的头发去擦滴落在他脚上的眼泪,然后又连连亲?的脚,用极珍贵的香膏去抹耶稣的脚。当时法利赛人觉得这样一个罪人不配为耶稣做这样的事,耶稣说:"……她许多的罪都赦免了,因为她的爱多。"这个妇人是个妓女,不要说别人厌弃她,就是她自己都看不起自己。可是耶稣却看她是一个爱主的人,在众人面前接纳她、肯定她,这是福音奇妙的大能。有些时候我们不愿意接纳未信主的人,这样会让他们灰心。我们要向主耶稣那样,先肯定、接纳他,然后再医治他,让他在神面前悔改,走永生之路。

三、 社会的角度

现今社会上有两大阵营:强者与弱者,社会的规则由强者来制定,弱者只有遵守的份。如香港影视圈内有一种怪现象,不出名的艺人愿意被名艺人"性骚扰",说这样一来就会一夜成名,这真是一种悲哀,也是一些弱者为了生存所寻求的捷径,可见道德之沦丧、社会风气之败坏。在现实生活中,神的儿女应当看到,不论有怎样的困难和压力,耶稣基督总不离开,?担当我们的重担,医治我们的疾病。耶稣与法利赛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先接受罪人,然后再帮助他。正如那位好撒玛利亚人,先包扎医治受伤的人,再继续帮助他。(参路10:30-37)盼望每一个弟兄姊妹,看问题的时候,要从基督身上学榜样,知道神的心意到底是如何。

四、 自我的角度

有些时候,我们过份注意自己的软弱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结果什么事都做不成。比方说有些弟兄姊妹认为自己文化低,没有能力,生命不够长进,不敢向人传福音,未能引人归主。这种软弱正如压伤的芦苇、将残的灯火,耶稣基督却不折断、不熄灭。这是?对人的看法,因此?能够亲近被社会遗弃的人,不论你是文盲,还是扫大街的,基督照样接受我们。作为基督徒,我们要从神身上学习这样的功课,即使今天我们软弱了、失败了,但是我们坚定地相信,神不会丢弃我们,?爱我们爱到底,救我们也要救到底。正像前面所说的那位弟兄,当他绝望时,看到《圣经》的话语又从新得力。今天不论你的工作或婚姻有什么难处,儿女有什么问题,你要知道,神必定给我们力量,医治我们的伤口,挑旺我们灵性的灯火,好让我们跨过一切难关。

我们要从各方面来认识神、见证神丰丰富富的恩典。今天教会兴旺了,这是神的同在、神的恩典。神爱世人,基督徒也要爱世人。我们有信心让神的爱在我们身上彰显出来,让更多的人归向耶稣基督,一切荣耀归给主。  

(根据录音整理)


压伤的芦苇

扫一扫手机访问

发表评论